校友风采

用文字滋养灵魂,用行动保护非遗——记我校199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胡迟

发布者:校友2020发布时间:2021-06-07浏览次数:889

胡迟,合肥联合大学1993届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现任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安徽省艺术馆副研究馆员。

 

幸有舟楫迟  得尽所历妙

胡迟的父亲郭因老先生是安徽省德高望重的著名美学家,也是安徽省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受家学影响,胡迟的文科成绩一直很好,但是郭老坚持让女儿报考理工科。1989年,胡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她仍然不屈不饶,次年又转战文科,语文成绩名列合肥市前茅,考入合肥联合大学中文系,人生翻开崭新的篇章。

回忆起母校,胡迟说合肥联大有一种优势,即自主性强、富有朝气、思想活跃。那时的联大正在组建当中,各种社团都还是一张张白纸,有待于学生们用激情去绘制绚丽画卷。学生们来到这样一所大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各个社团负责人主动联系学生,吸收合适的人才担任重要的工作,她在联大,找到了两样她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自信与从容。让原本内向、腼腆的她,在大学三年里迅速成长,挖掘了自身的许多潜质。她先参加了当时学校唯一的文学社,该文学社由中文系牵头,广泛吸纳全校各系的文学青年,并出版了轰动全校的文学刊物《雪野》。92年,精力充沛的她又成为广播站的一名骨干。广播站里,从站长到干事全权由学生负责,老师们很信任同学们,一开始胡迟也不知道广播站是如何运作的,然而一旦被赋予了信任与责任,她就立刻变得激情澎湃了。后来有了联大信箱,她又充当了谈心姐,晚上写好回信,白天就在广播里读,深受联大学子的喜爱。

 

心念引路人  点亮人生路

回忆起合肥联合大学的师生,胡迟提到了一位叫杨忻葆的教授,在众多教师中,杨教授给了她最重要的人生启示。

杨教授教她们《文学概论》,这门课是很枯燥的,但杨老师的课非但不乏味,反而生动有趣。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举办征文比赛,还自掏腰包置办奖品。杨教授是从安大哲学系聘来的代课老师,一个外聘教师能够做到这些,是极为不易的。杨教授对一切都那么充满兴趣,他教的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融入许多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许多他自己的文学艺术体验,融入了许多他自发的感受与看法,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这门课。

在访问中,胡迟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到杨老师家拜访,眼前的场景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十几平米的小房间,挤着全家五六口人,家里新添了婴儿,屋子当中牵一条晾衣绳,上面挂着小孩的尿布,晾衣绳下靠墙的地方还在生炉子,正在烧开水……各种奇怪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闷热的空气让她头晕目眩。她有些诧异,这哪里像是一个教授的家呀!然而杨教授对此丝毫不介意,反而笑谈,你听听这婴孩儿的哭声,多么嘹亮啊!这是生命在高歌!生命多么美好,生活多么美好!。那一刻,胡迟觉得对于一颗美好的心灵来说,再困顿的环境都无法埋没他对生活的爱。而只要有爱,人生就有意义。

杨教授现在已经过世多年了,但生命多么美好,生活多么美好这句话一直载着胡迟,飞向她的梦想。

 

静水流深 无往非自适之天

走一步,做一步。喜欢脚踏实地的胡迟,1993年工作至今,发表文艺评论、中短篇小说、名人传记、散文、随笔10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是安徽省知名的年轻作家。在父亲的熏陶下,她自幼爱好写作,由于自身性格含蓄、内向,写的都是抽屉文学”――每完成一篇作品,都小心地藏在抽屉里。她的作品都很有意思,往往是一人分饰两角,在纸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有时谈人生,有时聊世事。这些看似是游戏的做法,实为一种练习,锻炼了她的思辨能力,也提高了她的写作能力。16岁时她发表了第一首诗。初尝成功喜悦的她受到了鼓舞,从此,抽屉文学变成了为大众所知的报刊文学。到找工作时,履历里有发表的20篇文章,安徽省艺术馆馆长眼睛一亮,我们不就需要这种人嘛!胡迟当过记者,做过编辑,正是她的踏实、认真,使她在人生道路上不畏困难,做足功课,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2005年,胡迟所在的工作单位,安徽省文化馆介入非遗保护与申报工作,馆里派时任编辑部主任的胡迟到北京接受培训,将非遗保护的精神带回安徽。一回来胡迟便马不停蹄地着手于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由于胡迟在北京接受了有关非遗的调查方法、分类方法与定义培训,对非遗比较了解,所以大事小事都需她亲自把关,并且担任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胡迟说,非遗是个新事物,她有幸地成为了这项新课题的排头兵。对于自己来说,敢于接受并挑战新事物,同在联大的求学生涯是分不开的,我在联大取得了火种,不断燃烧。同时要做一个薪火相传的人。

 

 

皖ICP备05002535号皖公网安备34019102000134合肥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