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祥,艺名墨石。毕业于合肥师范大专班,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新徽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安徽省青联委员、合肥市庐阳区政协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合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合肥市青年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绪祥
璞玉变美玉
张绪祥,艺名墨石,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70年代,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而生于这个时代的70后生们,在革新与吐旧间成长,时代的特征注定这一代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是最富有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心的一代。他们的性格及行为特征为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娱乐精神等等领域,贡献了太多的话题,也烙上了深深的符号。
1975年张绪祥出生于安徽合肥,他自幼便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儿时的张绪祥喜欢用干泥巴或瓦块在泥巴墙上涂鸦,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画,常常赢得邻里的赞扬。这一时期,小人书风靡一时,这也成了幼时张绪祥学画的范本。小人书又称连环画,其独特之处在于绘画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它不受画种的限制,无论是钢笔画、铅笔画、中国画、木炭画还是油画、水粉画、漫画、版画,甚至剪纸、雕塑等,都可以形成连续的画面,塑造人物形象。而且在画面构图上,表现的空间更为广阔。这些对于幼时的张绪祥来说,都可以用毫无章法来形容,只要心生喜欢,自己就可以一遍遍的画下去,直到人物活泼生动,仿佛跃然于纸上。
上初中时,与小朋友们相比,张绪祥的艺术天赋尤为突现,因此,还被老师选为美术课代表。上师范时,张绪祥遇到了郑小能老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绘画才真正得到了规范的引导和系统的学习。他开始学习素描、色彩,每次听完郑老师的美术课,他都很兴奋,老师激情四射的语言激荡着他内心对艺术渴望,他立志要当一名画家。
如果说天赋是一块璞玉的话,那么勤奋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有勤奋才能让璞玉变为美玉。那时的张绪祥学画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在艺术楼的画室里打地铺住了一年,中午到食堂打一瓷缸饭,吃一半,晚上热着吃剩下一半,挑灯夜战,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你的画比师大专业学生画的还好,你学绘画两年的水平已经超越其他学生学了四年的水平。”郑老师的这句话,在当年非美术专业生的张绪祥听来是至高的奖励和鼓舞,至此,他更加努力研习绘画。
惟醉心于笔墨
在这几十年当中,张绪祥可谓“惟醉心于笔墨,浸淫绘事而独钟新安画派一脉,故其山水画饱汲郭熙、范宽、马远、倪瓒、渐江、石涛、黄宾虹等先贤余沥之芳,尽揽众家无穷披泽之长。”张绪祥一边深耕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一边勇于创新。在张绪祥看来,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国山水画不是完全的写实,它是创作者游历了名川秀水后,结合了自身感发的力量,画出的心中的山水。是‘因心造境’,一种心境的流泻。”
张绪祥曾仿画北宋山水名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座巍峨大山,气势雄浑,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直流而下,在山脚汇聚成溪水后,围绕着纵横的巨石悠然流淌。一支小小的商旅队伍出现在山路上,使观者犹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人出现在画中,只是点缀,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很渺小的,取名‘行旅’,而不是‘旅行’,即表示人只不过是宇宙的过客。”在领悟了古人的精神意向后,再运用笔墨结合自身的经历,便能做出一幅不错的仿古山水。
“不过,古人绘画的高度,我们现代人真的难以企及,能得其几分神韵,就很了不起了。”张绪祥谦虚地说:“一幅好的山水画意境第一,其次才是笔墨。胸襟开阔的人画出的山水画气势磅礴,内心平静的人画出的山水画疏淡隽永,简单点说,一幅山水画让人看的舒服、不烦躁,能提升境界就是好画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如今张绪祥的山水画已经逐渐成熟。《梦归黄山》便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黄山,张绪祥已经去过十来次,而每次登临黄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记得有一次冬日住在山上,白天还是晴空万里,夜晚却下起雨雪来,第二日张绪祥一走出房门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黄山宛若神奇的冰雪世界,云海如波涛般翻滚缠绕在山峰间。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此时的黄山气势磅礴而又神秘无言。张绪祥将这一幕印入心里,回房后,他借助水、墨、彩在宣纸上的渗透性,将黄山的神秘奔放、高拔险峻、气势撼人的姿态画了出来,此画的前景在恣意的墨色之上泼了层幽邃的深蓝色,墨色交融,越发神秘。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西洋画是面的艺术。中国画是画哲学,西洋画是画科学。两种思维模式决定着两种绘画形式,两种绘画形式反应着两种绘画理念。因此说中国画是抽象的,中国画的元素也是符号化的。所以你看中国画千年一目,似乎面貌相似,陈陈相袭。但其中却蕴含着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人性。因此要想画好中国画,画家不仅要熟练掌握中国绘画的语言,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哲学,丰富人生经历。好的画家最终能将所学与个性融为一体,随性所发,最后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张绪祥如是说。
艺术家的传承
如今张绪祥已经是安徽省青年美协秘书长,不仅要组织很多圈内的活动,还要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绘画,除此之外他还一直坚持在美术教育岗位。他觉得教育才是一个艺术家真正的责任和担当,他觉得艺术家不仅要继承,创新,还要传承,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这样中国的文化才能延续并发扬光大,中国文化复兴之梦才能实现。
张绪祥经常对学生说:“每个青年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人读懂,能有人喜欢。但是,绝大多数的青年艺术家最终都不可能成为艺术大师,除了得天独厚的天赋和无与伦比的运气,最后能够触到桂冠的一定还要具备坚不可摧的意志。这种意志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刻以绝对道德命令的形式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促成青年艺术家实现自我又创造历史的抉择。”最终,只有创作出了好的作品,才能留得住,才可能传承下去。期待艺术界能够涌现出一批肩负时代使命、攀登艺术高峰的青年艺术家。